2020/07/10
“传承经典,造福于民”,2019年6月20日,遵义市中医院“中医经典学堂”第一期在1964文化创意园成功开讲。
开讲前,学堂负责人王宗明带领全体学员,依据《内经》古礼,敬拜医圣。在庄严的仪式下,宣读我们的誓言:“中医读经,学习有成;经典探索,深入灵魂;应用经典,造福于民。”礼毕,学堂秘书付庆会就举办《中医经典学堂》的初心、目的、学堂管理制度,以及优秀学员培养计划等向学员们作了介绍。同时对院领导的高度重视和1964文化创意园的支持表示感谢。
杨丛维副院长表示,从医院管理层面,近几年在人才投入力度上,狠抓人才建设。目前已有博士3人,硕士60多人。但人才的质量方面,医院还要加大培养力度,每年派人到省外进修学习,确实做了非常多的工作。她表示,举办本次读经会,源于一个人,一本书,一个现象。一个人,就是王宗明,居然这个年代还有这样淡薄名利,潜心医道的人,因此改变了理念。一本书就是王安宇博士送的《选择中医》,使我一个不学医的人,感受到神奇的中医天地。一个现象就是外边的中医养生乱象,再读了《伤寒论序》后,使我深刻感受到,应该义不容辞承担这一使命。我们一定要举办中医经典学堂,聚集中医爱好者,通过系统化、理论化、实践化经典学习,培养一支敢治病、能治病、治得好病的精兵强将,将中医事业发扬光大。
院纪委书记王斌讲解了“五运六气”学说与《伤寒论》的关系,并分享了个人的学习心得。他表示,要学好中医经典, 必须做到四条标准:一是“先读懂”,读中医经典,不仅要弄懂其字、词含义,更要弄懂其本义。二是“再读熟”,读中医经典,必须有选择地记、诵、背,只有熟才能融会贯通,熟才能生巧。三是“要掌握”,掌握经文的精神实质,是学习中医经典的关键。四是“会运用”,中医临证治病,应当运用经典理论支指导辩证论治,学以致用,才能提高临证水平。总之,绝知此事要躬行,非躬行无以证真知。
王宗明解读了《伤寒论》第1~6条,完全按现代医学的理论来解读,充分体现了完全可以用西医解读中医,用中医思维运用西医。因为不管是中医,还是西医,其症状表现都是人体患病后的表现。所谓古医道,就是要认识患病的人,人才是根本,我们要回到人这个根本,就抓住了中西医的共通性。通过解读,展现了经典的文字美、逻辑美、意境美。王宗明指出了读经典的重要意义:一是拒绝神秘,回归真理。中医的历史长,几千年来神秘文化不断渗入,给人带来不科学的错觉。当前的中医界,不断有将中医神秘化、玄学化的声音和做法,提倡读经典,就是强化医学自身的科学精神,回归朴实的自然科学之路,回归到古人对疾病的科学认识。二是夯实基本功。读经典,就是强调基本理论、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,因为这是中医的本源所在。三是传承经验,回归临床。中医学的特性就是经验性强,对临床的依赖性强,从经典的研读可以清晰地感受到这一点。同时,提倡经典的研读,可以纠正当前中医研究大多脱离临床,教学也大多停留在书本的不良倾向。讲课中,孙尚萍主任西医师用《病理生理学》的理论解读《伤寒论》第6条,获得一致掌声,更加说明中西医是共通的。
因此,我们此翻读经典,不是一般的读书活动,而是一次思路的调整,一次视野的开拓,更是一种积极的引导!引导中医学子及爱好者们关注经典,关注医学基本功的训练,关注中医学发展的正确方向。
其是,1964文化创意园的凌云女士,虽然远在北京,亦用视频,讲述自己对中医养生文化的热爱,同时介绍她在中医获益之处,表示发扬中医,将中医生活化的坚定决心。
课间交流环节,杨丛维介绍学堂还将启动“寻宝人”计划,即在学员中寻找中医铁杆粉丝,通过技术分享,发掘切实可行的中医技术,带领学员一起学习,共同进步。进而将优秀的学员培养成演说家,以传播中医文化,推广养生理念。王斌书记、郑传学主任、彭精娟主任再次强调真抓实干;谢保弟、夏明强、阮琴、田琦、黄伟,提出对伤寒的不同见解,其他学员均积极发言。第一期《中医经典学堂》本来设定的2个小时的学习时间,由于现场讨论热烈,一直持续了3个多小时才结束。